【e起护网 豫你同行】焦作市网络辟谣反诈宣传再掀热潮

发布时间:2025-04-09 11:38 来源:焦作市委网信办

为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网络防谣和反诈意识,引导网民自觉抵制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近日,焦作市县网信部门再掀全民辟谣反诈宣传热潮。


聚焦AI谣言  守护信息安全


孟州市河阳街道聚焦AI谣言,开展了“网络辟谣进机关”宣讲活动,对全体机关干部及各村支部书记进行培训,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识谣辨谣防谣能力,守护信息安全。


图片


培训围绕“认清AI网络谣言的危害、掌握识别谣言的技巧、提升全民媒介素养、建立维护信息安全长效机制”等4个方面展开,通过一系列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从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中辨别真伪,并详细介绍了识别AI网络谣言的多种方法。培训强调“有图有视频不一定有真相”,要保持警惕,坚持“不轻信、不传播、多查证”的原则,理性判断,增强在信息洪流中的判断力和自卫能力,共同维护健康的信息环境。


培训现场还特别安排了“谣言真伪鉴定站”互动环节,选取近期热传的虚假信息,如“医保政策调整”、“食品安全谣言”等,邀请参会人员通过小组讨论、查阅权威资料等方式进行辨别,并由工作人员实时答疑,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培训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对AI网络谣言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掌握了有效的识别和防范方法。河阳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干部群众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和识谣辨谣防谣能力,推动辖区网络空间清朗有序,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抵制网络谣言  筑牢反诈防线


博爱县委网信办、县公安局普法宣讲团走进博爱县第一中学开展“网络辟谣进校园”宣讲活动,在精彩讲解、趣味互动和有奖问答中,让反诈防诈、识谣辩谣等知识入脑入心,提升青少年群体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谣言辨别能力。


图片


活动中,宣讲团成员从实际案例切入,详细讲解了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及损失情况,揭示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和危害,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新特点、新手段,诈骗分子如何利用信任心理,设计圈套进行诈骗的种种伎俩等,并传授了实用的识别和防范技巧。同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将网络谣言的常见类型、传播特点、严重危害以及散布谣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知识送到学生身边,提醒广大学生要学会甄别来源不明的网络信息,做到规范文明上网用网,共同维护网络秩序,并时刻保持警惕,遇到可疑情况时,及时与老师、家长沟通或拨打报警电话。


图片


此次宣讲活动进一步筑牢了校园网络“防火墙”,提升了广大学生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防护技能,提高辨别网络谣言、抵制网络谣言的能力。


用好“青言青语”  传播“辟谣之声”


山阳区致力打造“理绽山阳”宣讲品牌,充分利用辖区高校资源,联合焦作大学校团委、焦作大学人文学院共同组建了“校地联盟宣讲小分队”。为切实提升大学生宣讲员的网络素养及辟谣能力,助力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日前,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联合区委党校,在艺新街道冬香好妈妈工作站组织了一场“特别”的网络辟谣宣讲要点培训会。


图片


本次培训会不仅邀请省级新时代百姓宣讲员进行示范宣讲,还结合近期热点话题开展了“网络辟谣”专题宣讲培训。区委网信办业务骨干围绕网络谣言的危害、特点和识别谣言“四步法”等方面进行专题授课,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宣讲员识谣辩谣辟谣水平和宣讲能力。


图片


下一步,山阳区将把大学生进基层宣讲作为破解辟谣难题“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定期组织校地联盟宣讲小分队成员深入村(社区)开展网络辟谣宣讲活动,普及识谣辨谣的科学思维,积极传播正能量,阻断谣言向农村、社区扩散链条,共同维护网络环境健康发展。


擦亮识谣慧眼 提高防骗能力


“以前我们都说眼见为实,但随着AI的发展,眼见也未必为实,希望大家上网时保持理性思考,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对AI的认知,增强辨别谣言的能力,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近日,马村区委网信办联合冯营街道开展“辩AI真假、共筑清朗空间”主题宣讲活动。


图片


图片


活动中,冯营街道东苑社区结合社会热点,向居民讲解AI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人脸识别、语音助手、智能推荐等,重点宣讲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伪造视频、音频进行诈骗或传播虚假新闻误导公众等违法行为,全方位讲解网络谣言的常见类型、形成原因、现实危害、辨识技巧等相关知识,增强居民对虚假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保护能力。冯营社区组织居民观看“AI诈骗”专题警示视频,主要讲述AI换脸、拟声等技术手段冒充他人身份进行诈骗的典型案例。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如何通过细节识别虚假信息,例如观察视频中人物的表情是否自然、音频与口型是否匹配等,用“接地气”的语言讲解智能化网络谣言的生成机制与传播套路,加深居民对AI的了解,让居民掌握辨别虚假信息的实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