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岁的张女士每到秋冬季节情绪都会变得差一些,但来年春天就会有所好转。今年因为工作压力,一个月前就开始出现抗拒社交、想法消极、做事提不起兴趣、睡眠障碍等表现,因此来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就诊。医生初步诊断,她患上了季节性抑郁症。
季节性抑郁多发于秋冬季,和光照减少有一定关系
入秋之后,白天逐渐变短,阳光照射的强度也逐渐降低。有研究证明,受光照变化的影响,大脑内与情绪关系密切的褪黑素也会出现变化,继而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继而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异常。
季节性抑郁症是一种轻度至中度的抑郁症,在秋末冬初的时候容易高发,并在春季逐渐消退。除了情绪的低落、悲伤和烦躁之外,症状还可能包括食欲增加、不愿意社交、精力不足等。
“部分患者会在每年相似的时间感受到自己的这些变化。可能因为思维能力、记忆力、职业能力等无明显变化,来年又能自愈,所以不会主动就医接受心理或药物的干预治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助理侯正华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当患者症状较为严重时,多伴有比较明显的睡眠障碍,自杀风险也较高。上述患者张女士的抑郁程度已经明显影响到了工作生活与社交,需要找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并对症治疗。
女性更容易“中招”,但可以有效防治
“就抑郁症而言,女性的发病率本就高于男性两倍,而季节性抑郁也是抑郁症的一种,起病跟性格基础也有一定的关系,女性相对来说更敏感,依旧是‘高危人群’。”侯正华介绍,对于正常的低落情绪,一般无需过多担心,季节性抑郁症是完全可以有效防治的。特别是女性,需要积极认知季节变化对人的情绪可能产生的影响,科学地安排好工作和生活,适当增加社交活动,增进人际交往和感情交流,尽可能减轻或避免各种生活应激事件的影响,增加日光照射和室外运动的时间对冬季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同时,也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但季节性抑郁症很难自行确诊,最好找医生作全面的测试。”侯正华说,对于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而言,可选用氟西汀、帕罗西汀、度洛西汀或者艾司西酞普兰等抗抑郁剂,有焦虑症状的患者可以短期内合并使用安定类药物,以改善睡眠和焦虑症状。“一般情况下,抗抑郁药物用药后三周左右即可生效,2-3个月内大部分病人的病情会明显好转或痊愈,之后可再维持治疗8-12个月以预防复发。”(记者 许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