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辟谣发布 > 媒体求证

永久封禁!永久关闭!

发布时间:2021-10-30 02:11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号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每年8月至10月是石榴上市的季节。此时,一些“石榴滞销”、“几毛钱一斤没人要”的卖惨视频开始出现在一些主播、网红的视频中。

  在当地多部门的调查中,这些卖惨短视频中的画面、声音系拼凑制作,与事实不符,涉嫌发布虚假信息。目前,因“卖惨带货”,已有5个账号永久封号,18个作违规处理。

△卖惨视频截图

  老人哭诉石榴烂了?假的!

  在一段短视频中,一名80多岁的老大爷头发花白,挑着两桶水步履蹒跚。画面配文写道:“很多石榴都烂了,不如烂在地里当肥料了。”

  画面中,地上有一些裂开的石榴,同时配上了一段悲伤带着哭腔的声音。

  记者了解到,视频中的老人叫王富贵,是会理市彰冠镇的村民。他表示,他家根本没有种石榴,他在帮别人看守果园。“那天,我在挑水浇园子的时候,有个年轻人拿着手机拍我,可能是那个时候拍的,我也不知道他拍来做什么,视频中的声音也不是我说的,我也没有哭。”

△卖惨视频截图

  5个严重违规账号被永久封禁

  18个违规账号被扣除信用分

  当地的网友及果农看到视频后,向相关部门进行了举报,多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进行核查。

  联合执法组通过核查发现,短视频中的画面、声音是拼凑制作的,老人也没有说过视频中的话,文字上的表述与事实不符。

  凉山州会理市商务经济合作和外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会理石榴并不存在滞销。联合执法组人员找到了直播达人刘某,对其进行了教育。刘某坦言,卖惨主要是为了引起网友同情而下单,以此获利。

  随后,联合执法组将涉嫌卖惨带货的视频账户和ID发送给某短视频平台,对5个严重违规的账号进行了永久封禁和永久关闭电商权限的处理,对18个违规账号进行了扣除信用分处理。

  此前有卖惨视频策划人被拘留

  据了解,这类“悲情营销”等虚假助农的模式早已屡见不鲜。

  今年3月,“韩文团队”以扶贫捐助、帮扶困难群众为名,从事网络直播带货。后经查,抖音号“韩文团队”由赵某某策划、指导“摆拍”,发布不实视频博眼球、吸粉,从事网络直播带货牟利。

△“韩文团队”采用滴眼药水、掐孩子等手段,人为制造女孩流泪场面

  6月,凉山州警方曾通报称,此前通过摆拍、渲染凉山贫困,发布不实视频博眼球、吸粉,从事网络直播带货牟利的“韩文团队”成员被依法行政处罚,策划人赵某某被依法行政拘留7日

  经凉山州公安局网安部门核实,赵某某、谢某某等人长期以来通过抖音账号“韩文团队”打着“扶贫”的旗号,在凉山多地以扶贫捐助、帮扶困难群众为名,通过故意摆拍贫困、虚构生活场景、发布不实视频,大肆渲染、虚构凉山贫困,以达到博取眼球、吸引粉丝关注,从事网络直播带货牟利的目的。

  在这些人拍摄的视频中,凉山地区的小姑娘阿佳从没见过自己的母亲,父亲去世,上不起学,身世凄惨。很多人在同情之余慷慨解囊,购买视频中凉山地区贫困村民销售的自产苹果。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阿佳实际上有爸爸有继母,已经在幼教点上了三年学。阿佳一家也并不住在拍摄时破破烂烂的土坯房里——那个房子早就被废弃了。而且所谓自产苹果都是市面上批发回来的。为了卖惨效果,赵某某交代,他们编好台词让孩子背下来,甚至会给孩子滴眼药水以赚取同情。

  针对“卖惨”营销等虚假助农信息

  凉山州开展专项联合整治

  10月26日,记者从凉山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针对近期网络上频繁出现的“卖惨”式营销、“悲情”式带货,凉山州五部门联合印发《凉山州网络市场“卖惨”营销等虚假助农信息专项整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要求,对名为助农销售,实则利用同情心的“套路”带货,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专项联合整治。

△2018年有关盐源苹果的虚假营销

  凉山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把雷波脐橙、金阳青花椒、盐源苹果、会理石榴、西昌葡萄等凉山农特产品作为品牌保护重点,以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营销渠道为主要监管对象,发挥“协同管网”的部门联动优势,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联动、早规范。在整治中,将严厉打击网络营销中的‘卖惨’‘悲情’营销等涉及虚假宣传、虚假广告、不正当竞争的违法、违规及犯罪行为。

  新华社:“卖惨带货”的戏码该凉凉了

  今年8月,新华社曾发表评论称,“卖惨带货”的戏码在不少网络平台反复上演。有媒体发现,“卖惨带货”背后有一条营销产业链,从演员到剧本,从营销到推广,都充满了“套路”。这种“卖惨带货”,打着助农的幌子,干的却是靠消费大众的同情心谋利的事。

  近几年,短视频给扶农助农带来了新的可能。特别是疫情期间,短视频直播带货拓宽了农产品销路。相比之下,演出来的“卖惨带货”,有如害群之马,给发布平台甚至整个营商环境、相关产业的伤害都不可逆。

  刻意演出来的“卖惨带货”,本质上就是一种欺诈。对于这类行为,相关平台不应坐视不管,任其逍遥,要给意欲效仿的人传递清晰的信号;有关职能部门有必要加强监管,对演出来的“卖惨带货”乱象及时给予惩处。

  实践证明,带货营销远不止“卖惨”这一条路。“卖惨带货”是饮鸩止渴,是“一锤子买卖”,无法长久。只有对消费者负责,诚信经营,才会让消费者在“买他”过后不会“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