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在发展,谣言也在“进化”。谣言再也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低端的胡编乱造了,为了便于传播,它也更趋于高技术含量,往往是以科学事实为原料,通过移花接木或是局部夸大的手法,将谣言包装的更加真实,更加难以分辨,导致广大人民群众一不小心就中招。
近日就有网贴宣称:“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类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一方面,病毒变异速度加快,三种类型的新冠病毒同时存在,传染力更是提升9倍以上。另一方面,被认为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唯一希望——新冠疫苗的研发周期过长,但有效期却很短,甚至不足数月。这也就导致了新冠肺炎可能成为一个比普通流感高10-50倍致死率的新型流感,并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存在,反复爆发,而老年人将是最大的受害者。受此影响,人均寿命也会大幅下降,隔离将成为常态,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方式也将改变,最终导致世界经济崩溃。”
网贴中言之凿凿,让人顿感毛骨悚然,倘若真是如此,口罩和居家隔离岂不是要长伴我们一生?
在这里借助科学辟谣平台要跟大家说一句:无需担心!因为尽管这说法看起来似乎有理有据,但这种判断根本上是不合理的,就连所谓的“证据”也都是站不住脚的。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病毒变异是不争的事实。但随着疫苗的大范围接种,疫情正在逐步控制,生活恢复到本来的轨道指日可待。
01
新冠疫苗可选种类越来越多
全球接种人数持续增加中
首先,新冠疫苗能够有效阻断疫情传播。一方面,疫苗种类在不断丰富中。截至3月17日,全球已批准上市新冠疫苗达9种之多,包括灭活疫苗、mRNA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等,而在4月份又会有多款疫苗获得WHO紧急使用授权。尽管前期新冠疫苗的研发周期略长,但我们有先进的疫苗研发和生产技术,未来势必会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
另一方面,全球新冠疫苗接种量不断攀升,阻断效果良好。目前,各国政府对新冠疫苗接种都有非常明确的态度,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接种疫苗仍是最有效的疫情防控手段。截至4月22日,全球已累计接种超9亿剂次,其中仅我国就高达2.01亿剂次。即便是那些在疫情初期提倡自然群体免疫的国家也正在加大接种步伐,随之而来的免疫效果也是有目共睹。随着全球疫苗产能的不断扩大,疫苗接种效果将进一步凸显。
02
对疫情的重视程度和医疗条件
是一地区新冠病死率的决定因素
其次,新冠病毒有长期存在的可能,但并不会对预期寿命产生太大影响。华盛顿州乔治城大学的病毒学家Angela Rasmussen认为,“作为一种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对新冠病毒的认知也需要一个过程。从现有数据看来,新冠病毒存在成为一种地方性流行的可能,但流行的模式很难预测”。
《自然》也采访了100多位研究新冠病毒的免疫学家、病毒学家和传染病学家,几乎90%的受访者都认为新冠病毒对社会的威胁性会逐渐减弱。
这种威胁的逐渐减弱,一方面是指对现有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减弱。大规模的长期居家隔离不会持续,但在一定时期内配戴口罩仍是必须的,中国经验就是最好的证明。
另一方面则是指对人类预期寿命的影响减弱。新冠病毒的病死率高低与当地的疫情防控重视程度,以及医疗条件有一定的关联。疫苗接种和有效治疗能最大程度上降低感染和病死率。就如同17世纪全球天花大流行、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造成数以万计的死亡,随着疫苗的问世一切都被终结,人类的预期寿命也在逐年增加。
03
是病毒就会变异,这很正常
积极接种疫苗可构筑免疫屏障
再则,新冠病毒变异始终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疫情还会爆发。大家需要了解一个常识:任何种类的病毒都在时刻不停的发生变异,这其中也自然包括新冠病毒。出现传染性和致病性更强的变异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存在,但是否能够造成再次爆发则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说人群免疫情况,高免疫屏障率就相当于在减少病毒“培养基”的同时,构筑了一道“隔离墙”,保护那些无法获得免疫的人,疫情自然也就无法大规模爆发。WHO专家也预测,当疫苗接种率达到70%左右,就能够构筑免疫屏障,疫情流行也就结束了。
总之,新冠病毒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确实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相信随着疫苗的研发和使用,这种影响会逐渐减弱直至恢复正常。在这个后疫情时代,杞人忧天毫无意义,信谣传言更是凭空添乱!只有正确认知、远离谣言、科学防控,才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最佳应对态度。
作者 | 张 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员
审核 | 张继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