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朝日电视台11日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由于在盛产纳豆的日本茨城县至今没有一例新冠病毒感染者,所以很多日本民众认为纳豆有防疫的效果。受此影响,日本多地出现了抢购纳豆的现象。
图片来自微博截图
纳豆究竟是什么呢?为何会如此受日本民众欢迎?纳豆真的可以担当起“预防新冠肺炎”重任吗?
1、纳豆是什么东西?
网上都说,纳豆是日本的“国宝”,在日本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日本民间甚至有俗语说:“纳豆顿顿有,活到九十九”。但实际上,纳豆起源于中国。纳豆的传统做法是用稻草自然发酵而成。由于最初在寺庙的厨房制造,而寺庙的厨房叫“纳所”,所以被称为“纳豆”。
大约在唐朝鉴真东渡时期,纳豆传入日本,最初是僧侣们吃的食物,后来演变为日本皇室、贵族、武士的御用营养品。
后来日本人从中分离出了把大豆变成纳豆的细菌,也就是纳豆菌(一种枯草杆菌)。现代的纳豆生产可以使用经过纯化培养的纳豆菌来进行,生产更加方便可控。 受益于日本科学家孜孜不倦的研究,纳豆在日本得到发展,它也逐渐被人们认为是日本独有的食品了。
实际上,即使是今天,我国也有跟纳豆特别相似的食品。比如,我国西南地区的水豆豉的做法跟纳豆很像,也是先把大豆煮熟,然后发酵而成。
2、纳豆有什么特别的营养吗?
纳豆(Natto)是一种用黄豆发酵而成的食品,经过发酵后,黄豆会发生一些变化,纳豆的营养也会不同。
首先,纳豆的蛋白质消化率会提高。黄豆本身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会低一些,但是经过发酵做成纳豆后,会有部分蛋白质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还会产生一些氨基酸,就更方便人体吸收。
但是,蛋白质总量并没有很大变化。然而,几乎所有豆制品经过发酵后都有类似的变化,咱们的豆豉同样有此效果,纳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可以看出纳豆跟大豆本身的营养价值,总体来说相差不是很大。
其次,纳豆在发酵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维生素。比如维生素K,核黄素、维生素B12等,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不过,这个在其他豆类发酵食品中也都很常见,比如中国的豆豉也有纳豆也不算特殊。
除此之外,还会产生一些香味物质,使得纳豆有一种特殊的风味。不过,这个风味并不很好闻,很多人并不喜欢,而且,这个对营养影响不大。
总体来说,经过发酵后,纳豆营养价值整体变化不大,更多是风味的变化。
纳豆被人广为推崇的可不是这些东西,而是一种活性酶——纳豆激酶。
3、纳豆激酶,有什么神奇?
网上就传说日本居民长寿,跟常年吃纳豆有关;据说纳豆的降压降脂效果显著,有人去日本旅游都要特意带纳豆回来。 说纳豆能预防新冠病毒,八成也是因为它。纳豆激酶到底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么多神奇的作用吗?
日本人一直觉得纳豆好,就想探究它里面到底有什么成分。1980年代,日本学者须见洋行(Hiroyuki Sumi)从纳豆中发现了一种具有溶血栓功能,并把这种酶命名为“纳豆激酶”(Nattokinase),它是在枯草杆菌发酵下形成的。
科学家们也围绕纳豆激酶开展了各种研究,也有一些实验发现它在在预防、治疗心脑血管栓塞症、栓塞性老年痴呆症、调节免疫等方面有一些积极作用。但这些结果都还需要论证,更不意味着吃纳豆可以预防新冠肺炎。
首先,纳豆不等于纳豆激酶。毕竟纳豆激酶是一种蛋白质,口服的时候会被大部分分解掉,通常都无法保持空间构型,更无法保持活性。虽然一些研究发现它进入人体也有一定活性,但是目前在科学界还没有定论。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就曾对纳豆激酶产品进行过评估,从目前的证据来看,无法证实口服可以足够量有活性的纳豆激酶。
其次,关于纳豆激酶的研究结果非常初步。目前关于纳豆激酶的健康益处研究,大多是体外实验,人体研究证据还是太少了,结果也都很初步。关键是,关于纳豆激酶和新冠病毒,就更是没有任何研究证据。
另外,纳豆激酶也并非只有纳豆中才有。纳豆激酶是枯草杆菌在大豆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只要有枯草杆菌或者类似活性的菌,就可以产生这种酶或者具有类似活性的酶。
比如,中国的豆豉、韩国的大酱等发酵豆制品中也有同样或者类似的酶。但因为它们已经被命名为“纳豆激酶”,就让很多以为它是纳豆中特有的。因此,就算想要获得纳豆激酶,也没有必要抢纳豆。
总的来说,目前并没有足够证据显示吃纳豆能溶血栓、降血脂、提高免疫力,想要靠它来抵抗新冠病毒,未免太臆想了,抢纳豆的行为就显得太愚昧了。 希望大家在疫情面前都能保持理性,多一些科学。
4、要不要吃纳豆?
纳豆是一种发酵豆制品,在发酵过程中会发生一些有利的变化,比如产生多种氨基酸,有助提高蛋白质利用率,还会产生一些B族维生素,如B12,这对于素食人群尤其有益。
而且,大量的研究发现,吃豆制品都健康是有好处的。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25-35克豆类,纳豆也可以作为一种不错的豆类来源。
所以,如果喜欢吃纳豆,那就吃吧。只不过可别指望它预防新冠肺炎,还是做好防护,带好口罩,勤洗手。
当然,其他豆制品,比如豆豉,豆腐、豆皮都是很好的豆制品,可不要单恋纳豆这一枝花。(辟谣专家:阮光锋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
来源: 科学辟谣